陳秀麗老師為小記者講解茶道
小記者圍在茶藝師身邊觀摩茶藝表演
老師泡的茶好香啊
各種茶具讓小記者大開眼界,紛紛拍照留念
小記者在品嘗春茶
活動結束,小記者在武當道茶館留影
文/圖記者洪俊通訊員周海青羅佩
春來到,茶飄香。4月18日上午,十堰日報社小記者來到武當道茶館學習茶文化。在世紀百強武當雅閣國際大酒店,小記者們參觀古樸典雅的武當道茶館,品嘗新茶,觀摩茶藝表演,了解歷史悠久的茶文化,接受了一場傳統文化的洗禮。
“這里太有古典氣息了”
4月18日上午,淅淅瀝瀝的春雨沒能阻擋住小記者們學習茶文化的熱情,不到九點鐘,他們就來到了武當道茶館。“識得茶中滋味,覓來心靜清涼 ”,一到門口,一副燙金的繁體字對聯就吸引了小記者們的目光,古色古香的裝飾、碩大的寫字桌和精致的毛筆讓小記者們紛紛感嘆:這里太有古典氣息了。走進茶館,小記者們大開眼界:小橋流水,亭臺樓閣,那些原本在古詩里描寫的場景在這里一一復原,呈現在小記者們的眼前。
在武當道茶館的吧臺旁,一尊古代石磨引起了小記者們的興趣。據茶藝師陳秀麗介紹,這尊石磨現在只保留了其中的一部分,被當作茶臺。在石磨茶臺的旁邊,人造小橋流水景觀,瞬間讓小記者們產生穿越時光回到古代的感覺。細心的小記者發現,在“池塘”的荷葉下面,隱藏著幾只茶壺。
“茶壺是有靈性的,好的茶壺需要滋養,所以這幾個茶壺并不是被丟棄了,而是用這一池清水來滋養它們。”陳老師向小記者們解釋道。
穿過亭臺樓閣,曲徑通幽之處,是武當道茶館最大的一個茶藝廳。在這個由船木為主材料的茶亭里,小記者們觀看了茶圣陸羽的雕像。雕像手中握著一個很小的茶杯,用手摸上去,有一種清涼溫潤的感覺。茶藝廳里有一張很大的船木茶幾,茶藝師坐的椅子左右分別刻有茶和魚的圖案,表示茶余飯后之意。
“陳老師,為什么這里的木材全部用的是船木呢?”“因為船木經過多年浸泡,非常結實耐用,而且它有防火功能,在船木桌椅上泡茶、喝茶別有一番風味。”為滿足小記者們的好奇心,陳老師耐心作答。
“老師泡的茶真香”
“茶量、水溫和浸泡時間,是泡茶的三個要素,小記者們看好了,老師現在進行的是茶藝表演。”陳老師很優雅地用傳統技藝泡好了一大杯紅茶。“有想喝紅茶的小記者請舉手。”話音剛落,小記者們齊刷刷地將手舉了起來??粗∮浾邆兤诖哪抗?,陳老師告訴小記者們不要著急,溫杯、洗杯過后才可以品嘗,喝茶之前還要先聞一聞茶香。
“我以前從來沒有覺得茶葉還能這么香啊,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蘭花香味。”小記者左一民深吸了一口氣說道。由于人數比較多,25名小記者每人只品到兩小杯紅茶。為了讓小記者們過足癮,陳老師又帶領小記者們到大廳品嘗綠茶。
在大廳雅座,小記者們嘗到了浙江安吉白茶和毛尖兩種上等茶。隨著茶水入口,小記者們紛紛稱贊:“陳老師泡的茶真香。”小記者李屹林被老師安排給其他小記者分茶水,結果她很快被包圍了,無論是白茶還是毛尖,都大受歡迎。
“茶中自有天地”
品茶完畢,小記者們的茶文化學習正式開始。“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茶桶被稱為茶道六君子。”陳老師介紹說,“品”是由三個口組成的,所以一杯茶需要分三口來品嘗,不要一口氣喝光,要用手慢慢把杯子送到嘴邊,不能低頭用嘴巴去找茶杯。
“茶葉的誕生和神農炎帝有關,傳說神農氏肚子是透明的,他在神農架嘗百草的時候中毒,倒在了一顆茶樹下,是茶葉幫他解了毒.......”陳老師還講起了中國茶文化的故事傳說,小記者們嘖嘖稱奇。
“老師,綠茶為什么不能用100攝氏度的水沖泡呢?什么樣的人適合喝綠茶,什么樣的人適合喝紅茶?”“因為綠茶比較纖細,如果水溫太高容易破壞綠茶的營養,同時也影響口感;紅茶的葉子比較粗壯,所以要用開水燙,紅茶比較養胃,胃不好的小記者可以嘗試喝一點.......”原定半個小時的茶藝課,在小記者們的輪番提問下,竟然進行了一個多小時。
活動結束之際,武當道茶館為每位小記者送了一本書——《茶葉江山》,祝愿小記者們享受健康生活,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小記者眼中的茶文化
“茶”這個字很簡單,但含義深刻。說起茶文化,以前我不是很了解,但上周六在武當道茶館的體驗,讓我感受頗深。
走進裝修風格十分古典的武當道茶館,眼前出現了一臺古箏和許多仿古藝術品,感覺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茶藝師姐姐首先給我們介紹普洱茶、毛尖茶、箭茶等……然后帶我們來到一間茶藝廳。她拿起一盆插花問:“古代四雅是哪四種?”我們答道:“插花、掛畫、焚香、泡茶。”接著陳老師給我們介紹了茶墊、茶盤、公道杯和過濾杯的作用,還告訴我們茶道六君子是茶匙、茶針、茶夾、茶漏、茶則、茶桶。她邊說邊給我們泡了綠茶,并告訴我們泡茶要把握好時間、水溫和茶的數量。除此之外,我們還知道了春天喝花茶,夏天喝綠茶,秋冬喝紅茶、烏龍茶、潽洱茶。不久,茶泡好了,老師讓我們每個人都拿一個品茗杯,教我們喝茶的禮節。喝茶時要用大拇指、食指夾杯,中指在杯底,這叫“三龍護鼎”。我按老師說的端起茶杯嘗了一口,??!真香呀!
我一路走一路學一路感嘆,原來茶中有這么多學問呀!
——市柳林小學四(6)班 王元媛
在茶館里有一位茶藝師姐姐給我們講了茶的由來,然后又介紹了各種茶的名稱,有青茶、綠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等。想要泡出好的茶葉就要用好的茶具,茶具有茶針、品茗杯、茶勺、茶叉、茶簍等。泡茶的水也有講究的喲!水的溫度不要太高,如泡綠茶80—90攝氏度,紅茶70—100攝氏度。姐姐現場給我們泡了紅茶、綠茶。泡茶之前姐姐告訴我們泡茶時不要說話,要靜靜地等,這樣不僅文明,而且健康。不怕人笑話,這是我第一次喝茶,覺得紅茶甜甜的,綠茶苦苦的。姐姐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茶文化,給每位小記者送了一本書《茶葉江山》。
——東風41小學一(4)班 詹淋鈴
大家肯定都喝過茶,可是,有誰深入了解過茶?那我們就一起來揭開茶的面紗吧!
茶有很多功能,如:生津止渴、清理腸胃、保健、抗輻射、抗癌……但今天我要闡述的是“茶中有人生”。
首先,我們先從“茶”這個字分析,“茶”上面是草,下面是木,中間是人,從字面就可看出:人在草木中。因為人在草木中,所以我們的人生才像茶。細茶耐不了高溫,粗茶卻可以,也就說明細茶 “嬌生慣養”,所以吃不了多少苦,這不也映射出了人的承受力各有高低嗎?茶的出產地好,并不代表該產地所有的茶都好;茶的味道好,回頭客就多,品的人就多。即使出身寒門的人,只要修養好有才華,也同樣會受人敬仰!
真是人生如茶,茶中有人生??!
——茅箭區火車站小學四(3)班陳華幸
在武當道茶館品茶時,老師說女孩子要有溫柔之氣,所以拿品茗杯的時候要用蘭花指。綠茶喝完了,剩下的茶葉還可以用來咀嚼,可防牙齒過敏。
——茅箭區二堰小學五(2)班吳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