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院長解答小記者提問。
小記者與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面對面。
小記者及家長合影留念。
體驗耳穴按摩。 圖/記者洪俊
■記者宋雅璐
市精神衛生中心是一個什么樣的醫療機構?它在我市醫療行業有什么樣的地位?未來有何發展計劃?11月14日上午,十堰日報社小記者集體采訪了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殷義選。
“2008年,國家啟動精神衛生體系建設項目,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十堰市中醫醫院精神科的基礎上,擴建成立市精神衛生中心,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既是市中醫醫院又是市精神衛生中心,擔負著全市精神疾病防治與健康指導工作。”殷義選首先介紹了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基本情況。他說,市精神衛生中心是市中醫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市衛生醫療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前身是市中醫醫院精神科,是國家級重點???。為了讓中醫特色發揚光大,構建一個惠澤群生的精神健康服務體系,市中醫醫院對市精神衛生中心進行了提檔升級,該中心從過去兩個病區發展為現在的六個病區,即重癥精神病病區、心身疾病病區、婦女兒童精神障礙病區、失眠癥病區、抑郁癥病區、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干預)中心,擁有高級職稱醫護專家10余人、醫護人員80余人。中心正積極構建集精神衛生知識宣傳普及,精神性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管理于一體的服務體系,致力成為十堰乃至周邊地區精神性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心。
小記者王童謠早就查閱好資料,把問題準備好了,聽了殷院長的介紹,她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問題。“殷伯伯,大家都知道中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請問您覺得相對于西醫來說,中醫有什么優勢呢?”
殷義選回答道,在精神健康領域,我們把傳統治療精神疾病的方式方法和現代治療技術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運用中藥湯劑和針灸、按摩、足療等中醫適宜技術,突破了過去單純用鎮靜劑等西藥來解決精神疾病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疾病的預防和康復上,中醫具有優勢,不僅可以提前干預及后期鞏固,而且副作用小,費用也較低廉?,F在國家強調每個鄉鎮、村要有中醫,鄉鎮衛生院要有國醫堂,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都要有中醫藥柜。在十堰,一些綜合醫院正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醫領域,在整個康復、預防醫療體系中,中醫的地位也越來越顯著。
“市精神衛生中心未來的計劃和打算是怎樣的呢?”殷義選話音剛落,小記者張耀文隨即發問。“我們的服務覆蓋面將會更大,服務方式也會更加細化。市精神衛生中心將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堅持中西醫結合,在精神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方面有大提升,具體是建一個規范的醫療服務體系,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隊伍,在過去的學術科研基礎上提檔升級,最終,以市精神衛生中心為龍頭,聯動各縣(市、區)中醫院、綜合醫院中醫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室,大家齊心協力建設一個覆蓋全市精神疾病健康教育、預防、治療、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市精神衛生中心將用溫馨的環境、溫暖的服務,關注每一位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幫助他們重新走進美好生活。”殷義選說。
孩子們還在爭先恐后地舉手,小記者家長們也按捺不住了。“殷院長,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專家說,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像精神疾病這樣給人們帶來持續而深刻的痛苦。不知道您贊不贊成這句話?”小記者趙佩茹的家長問道。“目前我們國家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競爭壓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結構變化明顯,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但是,請各位家長不必恐慌,我相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配合支持下,通過廣大精神衛生工作者的積極應對和扎實工作,不僅精神疾病患病率可得到有效控制,精神疾病患者也會得到更多的關懷。”殷義選說。
小記者趙文藝的家長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我孩子是家里的獨生女,看到現在初高中學生那么大的壓力,我有些擔心。不知道孩子將來面對那么大的學習壓力,會不會產生心理問題?出現問題我該怎么引導?該怎么判斷她的心理健康與否?”“我發現您有些太焦慮了。我建議家長們不要太苛求孩子將來成為一個理想化的人。幫助、引導他們養成應有的學習習慣,激發其學習興趣,使他們擁有陽光積極的心態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基本認知,這就夠了。當他們掌握、擁有了這些,家長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將來他們成為什么樣的人。”殷義選回答。他說,如果孩子有一些異常癥狀,建議到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去看一看,請專家診斷。有的孩子學習不好,家長可以請專家評估孩子的趨向能動力在哪里,然后加強對孩子進行相關方向的培養。
殷院長的一席話受到在場家長們的一致稱贊。“殷院長,有機會的話您愿意去我們學校做相關的知識講座嗎?”小記者郭趙宇環期待地問。“愿意。有機會我們一定去你們學校宣傳健康知識,為你們的美好生活、健康生活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殷義選的回答贏得了在場小記者及家長們的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