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湖北醫藥學院迎來了51周年校慶。5日上午,校慶前夕,50名十堰日報社小記者走進大學校園,通過參觀形態標本、臨床技能教學培訓中心、百草園、匯誠公寓、校史館、神農公園等校園設施,體驗醫學文化,感受大學生活,探秘生命科學。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鐘久山通訊員 王姝琪
參觀形態標本 探秘生命科學
5日上午,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湖北醫藥學院校園內更是風景如畫。當得知50名小記者要來大學參觀學習時,湖北醫藥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孔祥清高興地說:“11月8日,我們將迎來學校51年校慶,我代表學校對小記者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希望你們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爭做社會棟梁之才。”
孔祥清告訴小記者,湖北醫藥學院是湖北省及鄂、豫、陜、渝毗鄰地區唯一獨立設置的西醫類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學校占地1366.38畝,現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專)科生、研究生19000余人,留學生100余人。2015年2月,學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在學校實驗樓內,寄生蟲教研室郭鄂平教授帶領著小記者參觀了實驗室的寄生蟲標本。感染肺吸蟲的狗肺、感染血吸蟲的兔肝,一個個寄生蟲標本讓小記者格外好奇,其中“牛帶絳蟲成蟲”標本,引起了很多小記者的興趣。郭教授自豪地說:“我和李健博士等教師通過詳實的科學研究證據,揭示了一例由于生吃牛肉而感染牛帶絳蟲的病例,這是十堰近三十年來從未被發現的病原體。今年年初,我們圍繞牛帶絳蟲成蟲所寫的論文還被發表在權威科學雜志《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蚊子是否都吸血呢?”、“河里的螃蟹能生吃嗎?”結合日常生活,郭教授提出的問題引起了小記者的好奇。隨后,郭教授向小記者普及到,雄蚊不吸血,雌蚊才吸血。他還特別叮囑小記者,河里的螃蟹千萬不能生吃。生吃螃蟹很有可能會感染肺吸蟲病,一些醫院就有因生吃螃蟹導致雙目失明的案例。
郭教授告訴小記者,寄生蟲怕干燥怕高溫,日常勤曬被子,食物煮熟再吃,這些生活常識實際上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
觀摩醫療救援 感受生命可貴
在湖北醫藥學院臨床技能教學培訓中心,小記者不僅參觀了模擬手術室、虛擬腔鏡室、虛擬心肺聽診室、虛擬解剖室等實驗室,還現場學習了如何開展心肺復蘇救援,現代化的醫學教學工具讓小記者大開眼界。
湖北醫藥學院臨床技能教學培訓中心成立于2005年,現承擔全校8個專業、9個學院及獨立學院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任務,每年為8000余名學生開展實驗課程,年完成實驗教學超過53萬人時。2007年,中心成為湖北省首批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0年與美國心臟病協會簽約,成為湖北省首批兩所AHA培訓基地之一,并在湖北省率先成立了災害醫學培訓基地,成為十堰市120急救培訓基地,2013年成為湖北高校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在培訓中心,高科技的虛擬解剖臺吸引了小記者的目光。只見該中心的李高軍老師手指輕輕地在電子屏幕上滑動,時而旋轉,時而切面,虛擬人體內部的立體圖像被看得一清二楚。“虛擬解剖臺是一種全新的醫學可視化工具。有了虛擬解剖圖,我們在實驗中就不用采用實物,便可直觀便捷地看清身體內部的構造。”李老師說。“小朋友們,在路上遇到有人休克、暈倒,或者溺水、觸電,你們該怎么辦呢?”、“正確的心肺復蘇該是怎樣的呢?”正在提問的是該中心教師、2015年度“十堰好人”李盾。
有小記者自告奮勇地舉手,在人體模特上演示心肺復蘇術??赐暄菔?,李老師告訴了小記者正確的心肺復蘇的流程:先詢問病人是什么原因暈倒,通過喊叫看他有無反應,打120告知準確位置,現在病人處于什么狀況,接下來才是如何做心肺復蘇。
在現場,李老師一邊教搶救步驟,小記者一邊認真地學。只見小記者跪在人體模特一側,雙手交叉,身體前傾,手臂垂直,有節奏地按壓心臟,然后讓模特頭部略微后仰,隔著紗布做人工呼吸,整個過程做得有模有樣。
得知李盾老師是2015年度“十堰好人”時,小記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當選的原因。李老師告訴小記者,去年5月,他路過東岳路發現有名中年男子暈倒,頭部流血,他立即上前展開施救。在李盾的努力下,患者終于醒來,直到救護車前來他才離開。他還多次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急救救援知識推廣,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
重溫輝煌校史 追溯流金歲月
校史館,是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它也可以追溯一所學校發展的歷史軌跡。在優美的大學校園內,從百草園到學生公寓,從神農公園到校史館,小記者無時無刻不在觸摸著湖北醫藥學院博大精深的校園文化。
在校史館,工作人員向小記者介紹了湖北醫藥學院?;盏脑O計含義。湖北醫藥學院?;照w呈圓形,綜合了“蛇杖、太極、中草藥(或橄欖葉)”三種元素,蛇杖標志著學校的主體是西醫教學事業,與外圍的中草藥(或橄欖葉)圖案相輔相成,表達著中西結合的理念,闡述了湖北醫藥學院的“醫”和“藥”兩大辦學特性;天下太極出武當,標識中使用了變形的太極圖元素,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區域特征;?;詹捎孟笳鞔禾斓木G色為主色調,代表著醫學的生命科學特征,也喻示著學校蘊含著無限的發展生機和朝氣蓬勃的未來。
去年9月,為慶祝建校50周年,校史館內容進行了全面更新?,F在校史館共分七個展區:“學校概況”、“艱苦創業”、“改革發展”、“未來展望”、“榮譽陳列”、“題辭區”、“后記”。
在校史館,小記者通過圖文并茂的陳列,瀏覽了學校51年艱難而又輝煌的發展歷程,同時也看到了學校改革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湖北醫藥學院建院元老、教授項士孝蠟像,栩栩如生,通過場景復原、實物展示等方式,讓小記者仿佛回到了學校艱苦創業的年代。
參觀完學校種植中草藥的百草園,再游覽占地105畝的神農公園,小記者一路感覺神清氣爽。他們走進匯誠公寓,感受大學生活;他們在神農公園參觀游覽,懸壺亭、和緩廊、橘井臺等十余處景點讓小記者流連忘返。
結束半天的參觀學習,小記者王炯凱深有感觸地說:“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走進一所大學,這里不僅環境優美,而且歷史厚重。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希望將來也能進到這樣美的大學求學,鉆研科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