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陽普照,秋葉飄零,十一月的鄖陽中學美不勝收。19日上午,60名十堰日報社小記者走進具有470年歷史的鄖陽中學,通過聆聽校史介紹,游覽校園,參觀文化長廊,學生公寓,學習書法等活動,感受百年學府的厚重歷史,追溯鄖中學子的輝煌成績。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鐘久山 圖/記者 劉登
游覽校園 感受百年歷史
上午9點,當60名十堰日報社小記者走進鄖陽中學時,頓時被這所古老而現代的歷史名校所吸引。
鄖陽中學占地面積200余畝,12萬平米的現代化建筑與噴泉廣場、文化長廊、竹林等交相輝映,讓整個校園風景如畫。
在校園的一角,鄖陽中學的創建人于湛的雕像引起了小記者們的好奇心。鄖陽中學政教處副主任校宏波告訴小記者,鄖陽中學前身鄖山書院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由于湛創建,1902年,鄖山書院改辦為鄖陽府中學堂,開啟現代教育先河??箲饡r期,學校被確立為湖北省立第八高級中學,新中國成立后定名為鄖陽中學。鄖陽中學現為湖北省首批重點中學、湖北省示范中學、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中學、全國中學百年名校。
校宏波指著其中一棟教學樓說:“這棟鄖山書院樓也叫狀元樓,因為這棟教學樓里走出了很多高考狀元。”僅2013年至2016年,鄖陽中學就有7名學生奪得了全市高考狀元,22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鄖陽中學的文化長廊如一幅幅浩瀚的書卷,向小記者們展示著百年學府的歷史和輝煌。一張張充滿青春與活力的笑臉,一份份寫滿榮譽和成績的證書,此時此景讓小記者流連忘返,他們紛紛拿出相機拍下這美好的時刻。
2016年,鄖陽中學續寫了高考的輝煌,實現了狀元保一爭二、600分高分層人數超過全市50%、文科尖子生培養有較大突破、一本人數超過900人的奮斗目標。鄖陽中學2016年高考理科語、數、外、物、化、生和文科語、數、外、政、史、地等全學科均榮獲省級示范高中綜合評比第一名,連續六年在全市高考質量評比中獲優勝獎。
參觀完文化長廊,小記者李亞軒高興地說:“在這里,我了解了鄖陽中學輝煌的歷史,我希望自己好好學習,爭取高中也考到這所歷史名校,做一名驕傲的鄖中學子。”
走進公寓 感受學子生活
滿地枯黃的銀杏葉,讓小記者感受到了校園深秋的韻味。“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鄖陽中學校園,明志、持節、自強的國學經典隨處可見,就連學生公寓的命名也頗有講究。來到“敏行公寓”門口,小記者朱子溪感嘆到:“沒想到公寓的命名也來自《論語》‘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學校的一草一木真是太有內涵了。”
校宏波告訴小記者,學生的公寓區之所以取名“桂苑”,是因為這里栽種了很多桂花樹,每年8、9月份,整個學生生活區都飄著陣陣桂花香。
當小記者走進女生公寓時,他們紛紛感嘆,感覺這里不像學生宿舍,更像是高級賓館。在寢室里小記者看到,每個寢室有4張床鋪,每張床鋪下均配有書桌、儲物柜。“我們每個寢室都通有熱水、暖氣,每層樓都配備有飲用熱水系統,馬上我們還將為學生安裝空調。”校宏波說。
參觀完學生公寓,已到了學生們課間操的時間。在標準的400米田徑場上,鄖陽中學的學生列著整齊的隊伍,喊著響亮的口號。“感覺他們像軍人一樣整齊。”有小記者這樣形容。
氣勢恢宏的課間跑操,讓小記者看到了鄖中學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校宏波介紹,學生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與學校多維的培養目標分不開。為了把學生們培養成高素質人才,學校堅持文化課與品德修養并重,堅持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并行,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并舉。學生們不僅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組建有20多個社團,他們還可以選修60多門校本課程。
在眾多小記者之中,林瀚祺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粗蟾绺绱蠼憬銈兣懿俚臍鈩?,他也不由自主地跑了2圈。“我就是想在這么好的跑道上感受下,這個學校太美了,這個操場也是我見到過的最大的操場,今后我也想考到這所學校來。”他氣喘吁吁地說。
學習書法 感受傳統文化精粹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鄖陽中學,副校長殷國銀帶領60名小記者走進書法世界,感受書法的獨特魅力。
在書法講座開始之前,殷國銀熱情洋溢地對小記者說:“我代表鄖陽中學對小記者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到學校來參觀。希望你們今后好好學習,長大之后爭做國家的棟梁。”
書法講座正式開始,殷國銀問道:“你們誰能告訴我,這副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是哪種字體嗎?”
殷國銀的提問引起了小記者的好奇。他們有答“楷書”、有答“草書”。
殷國銀介紹,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典型的行書,他算的上是中國行書第一人。據說《蘭亭序》被唐太宗看上了,后來隨唐太宗陪葬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真跡。如果《蘭亭序》被發現,絕對是價值連城。
殷國銀講的一段歷史故事,把小記者帶入了博大精深的書法海洋。講座中,他從秦朝的小篆講到漢代的隸書,從南北朝的魏碑講到現在通行的楷書,小記者一邊聆聽著書法的演變歷史,一邊學習書法的相關知識。
殷國銀說:“去年3月份,我有幸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了顏真卿的《祭侄兒稿》,這么珍貴的文物能保存完好真是不容易。”
在講座期間,遇到問題小記者總是積極舉手,爭前恐后地回答。殷國銀將自己親手寫的贈語送給了小記者,“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一幅幅書法作品飽含著他對小記者的良好祝愿。
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精粹,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殷國銀告訴小記者,練好書法不僅可以在中考、高考中加分,而且還可以修身養性。他希望小記者能先練好楷書,再學習行書和草書,希望小記者練好書法,將中國書法發揚光大。
聽完書法講座,小記者庹字涵特別開心:“今天我不僅參觀了鄖中學府,感受了學校的輝煌歷史,還有幸得到了殷伯伯的墨寶‘道法自然',今后我也要像他那樣寫一手好字,讓自己享受練習書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