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貞林 特約記者 鄭建超
近日,湖北省劃撥2021年度省屬高校辦學綜合獎補資金和雙一流建設經費,湖北醫藥學院獲得經費金額名列全省省屬高校第一。這背后,是湖北醫藥學院人才隊伍建設多年來的厚積薄發。
美麗的校園。
2017年以來,湖醫藥共引進博士70余人。全校博士數量達279名,占學校專任教師數量的42%。附屬太和醫院柔性引進兩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全職引進廣東“揚帆計劃”1人。附屬人民醫院全職引進海外高端人才3人。省市級人才項目均呈現井噴態勢。
“外在輸血”的同時,也要“內部造血”。今年47歲的湖醫藥基礎醫學院院長唐俊明獲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學院的基金“標王”。他曾被學院派往美國佐治亞大學攻讀博士后兩年。“沒有這兩年深造,我很難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唐俊明說。
近年來,該院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5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6項目,首次獲國家社科基金兩項,承擔國家衛健委重大專項子項目3項,獲省、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1項。
80后張勇洪是湖北省最年輕的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他的研究輻射帶動房縣53個村、6000余農戶從事虎杖種植,為當地農戶增收1.7億元。“學院集全校之力,打造武當特色中藥研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這個平臺,是我的研究取得突破的基礎。”張勇洪說。
人才工作不僅要出政策、給資金,還要搭平臺、建舞臺。2017年以來,湖醫藥新增5個省級重點研究平臺,現建有省部級科研平臺18個,支撐企業建立兩個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1個省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附屬醫院建設4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此基礎上,學校近年來承擔產學研合作項目68項,合同經費8097.84萬元,直接服務地方經濟產值累計近20億元。
刁紅錄是湖醫藥引進的最年輕博士后。入職不到兩年,他所在團隊就攻克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并成功應用于臨床。為適應像刁紅錄這樣的創新型人才工作需求,湖醫藥積極探索高端人才資源共享模式,采取與附屬醫院聯合招聘的辦法,使具有臨床經驗的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獲得“高校教師+臨床醫生”兩種身份,從事教學臨床科研項目攻關,提高相應待遇。
近年來,湖醫藥獲批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67項,縱向科研總經費近6969萬元。省級獎項獲批數量連續兩年位居市州省屬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