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了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的使命擔當
十堰河湖長制提檔升級 不讓一滴污水流出庫區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 通訊員 劉晨鑫 葉相成 周玉娟
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千里江山圖”:水清河暢岸綠天藍,綠水青山交相輝映,悠悠秦巴美不勝收;
這是一首蕩氣回腸的“治水交響樂”:河湖長制提檔升級,保護環境全民上陣,十堰經驗唱響全國。
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十堰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河湖長制,始終把水質保護當作天大的事,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關停并轉全部污染企業;以背水一戰的決心,開始“五河”治理。如今,丹江口庫區常年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五河”治理被譽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樣板,十堰市入選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水清岸綠、魚翔淺底背后,是350萬十堰人不懈的努力和責任擔當。
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總河長
初春時節的十堰市茅箭區馬家河示范段,岸邊柳樹吐翠,河中野鴨戲水,美景如畫。
“我每天早晚都要來這里走走轉轉,呼吸新鮮空氣,心情特別舒暢。”居民張賢達說。他親歷了馬家河從人人捂著鼻子避而遠之的“龍須溝”,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城市親水游園的華麗轉身。
神定河、泗河、犟河、官山河、劍河是流經十堰城區的5條內源納污河,2012年之前,全部屬于劣Ⅴ類水體。數據顯示,“五河”年入庫總量不到丹江口水庫蓄水量的1%。但對于這1%的入庫量,十堰卻付出了100%的努力。
2017年初,十堰市編制治理方案,重點圍繞“五河”流域“百溝千口”,即80多條支溝、近1000個排污口,進行大規模整治。十堰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擔任“總河長”,分管領導任“副總河長”。
一河之長,任務重大。關鍵在于統籌,上游下游、左岸右岸、地面地下,要把原來的碎片化治理真正統起來,化“九龍治水”為“一龍統領”。
黨委掛帥、政府牽頭、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目前,十堰市已全面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河長巡河實現常態化。
為治理“五河”,近年來,十堰市整治排污口590個,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成生態跌水壩16座,建設生態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網1666公里。
十堰還清理養殖網箱18.2萬只,關閉規?;B殖場134家,關停并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560家。強力推進“十年禁捕”,1500艘有證漁船全部上岸拆解,6400多艘三無船舶全部分類處置,3000多名漁民全部洗腳上岸。
經過大刀闊斧的治理,十堰境內條條河流變清流,其中官山河、犟河、劍河水質持續穩定在Ⅲ類以上,神定河、泗河水質也分別達到Ⅲ類、Ⅳ類。“五河”治理被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治理典型。
河長辦設在河邊以方便辦公
前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神定河污水處理廠,一塊“神定河河長辦公室”的牌子躍然入目。
地方河長辦的牌子,通常掛在市直相關單位辦公室門口,這塊牌子怎么掛在河邊的污水處理廠?帶著疑問,記者走進辦公室。里面擺著4張辦公桌,4名工作人員正坐桌邊查看數據、分析調度、協調辦理項目前期手續。
“我們這個河長辦,有人員、有車輛、有工作制度、有辦公場所、有經費保障。”十堰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夏濤介紹。神定河河長辦于2020年4月成立,明確了市區兩級河長,其中市委領導任市級河長。今年該市專門安排工作經費,并從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南水北調水源區保護中心等重點單位抽調4名精兵強將,協調、督辦神定河治理等工作。
“十堰把神定河河長辦設在神定河治理的最前沿,就是為了一線調度、一線督辦、一線推進,確保神定河水質穩定達標。”該辦工作人員翁明洋說。
2020年以來,神定河河長辦嚴格實施年度重點工程項目,重點工作任務全面落實,有力保障了神定河水質持續改善。2020年、2021年,神定河口斷面平均水質連續達到Ⅳ類。今年1-2月,神定河平均水質保持Ⅳ類。
確保每條河流有人管管得好
許孝慈是十堰市張灣區漢江路街道八畝地村網格員。9年前,他有了一個新身份——護河員,負責神定河2公里河段的巡護任務。從此,他按照一周至少2次的頻率巡河,9年沒有間斷。
“我主要查看流域是否有亂排污情況、企業排污是否規范達標、有沒有非法捕魚等,如果發現了就要立刻制止。”許孝慈告訴記者。剛開始的時候,附近居民的護水意識跟不上,經常有污水排入河中,他勸阻時,還有人跟他發生爭執。“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耐心向居民普及排污的危害,并拿出相關文件,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勸說。雖然花費了很大力氣,但慢慢地也取得了成效。”許孝慈說。
日復一日的堅持,讓許孝慈對他管理的河道情況爛熟于胸,哪里容易出現非法排污、哪里存在非法捕魚,他的身影就會活躍在哪里。
久而久之,污染河道環境的行為少了,以前的“釘子戶”也漸漸成了他的朋友。“只有每個人都能為河道撐起一把保護傘,十堰的河流才會更美麗。”許孝慈說。
十堰境內河湖眾多,既有大江大河,又有小河小溪,如何管?如何治?
“既要守好‘大動脈’,也要呵護‘毛細血管’。”十堰市委書記胡亞波要求。通過不斷健全河湖長巡河責任機制,嚴格執行省河湖長制有關要求,確保每一河流、每一流域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目前,十堰開始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全面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明確各級河長2811名。
民間河長固定人數超100人
“世界水日!珍惜水、愛護水、節約每一滴水!保護水資源,我們每天都在護水的路上!”昨日一大早,十堰市一位民間河長以圖文形式,在朋友圈曬出近期他們深入丹江口庫區保水護水的點滴行動。
為配合官方河長開展水環境治理工作,形成公眾參與機制,2017年10月,十堰滄浪綠道環保服務中心攜手漢江師范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公開招募民間河長。
民間河長主要負責河流巡查、水污染及治水工程監督,收集河流保護相關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宣傳治河政策,帶動居民護河愛河,收集反映市民意見等。十堰招募的民間河長,來自各行各業,固定人數目前超過100人。
2021年,十堰民間河長開展巡河護水行動80余次、凈灘行動34次;開展泗河健康河湖評價,實施試點工程建設;開展丹江口水庫等重點河湖水上漂浮物攔截打撈,建立重要水源地、大水面跨界斷面、匯流口攔漂清漂制度、水域岸線垃圾常態化清理處置制度等。
好山好水看不盡,碧水新城入畫來。每一條河湖的巨變,都蘊藏著“守井人”的忠誠與擔當。未來,十堰將以創新實干的作風,為守護一庫碧水永續北送接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