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文、圖/記者 冰客 通訊員 郝周 肖安洪 報道:4月1日,鄖陽六寶山人文紀念園內,伴隨著肅穆的哀樂,禮儀人員列隊引導逝者家屬沿著墓園道路緩緩前行,到達生態安葬區后將可降解骨灰盒放入免費生態墓穴中,鋪上花瓣。整個儀式不焚香、不燒紙,僅用哀樂、鮮花和禮儀表達對生命的尊重、對逝者的緬懷。
4月1日,鄖陽區舉辦首屆集中節地生態安葬公益活動,在此次節地生態安葬公益活動中,共有96位逝者靈骨選擇節地生態安葬,免費為96逝者提供“花壇葬”,讓他們落葬花壇,入土為安。
上午10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鄖陽六寶山人文紀念園內松柏凝翠、肅穆寧靜。隨著哀樂聲響起,莊嚴而隆重的公益生態葬禮正式開始。工作人員宣讀倡議書、祭告先人、恭讀祭文、敬獻鮮花。隨后,來自相關部門及墓園管理機構代表列隊肅立、集體哀思、鞠躬行禮、敬獻鮮花,向逝者寄托哀思。最后,在禮生人員的引導下,禮賓人員將骨灰盒端起,安放在花壇穴坑內,再倒土,掩蓋上草坪。
據介紹,此次節地生態安葬全部采用的是可降解骨灰盒,埋地之后將自行降解,最終與自然融為一體。這象征著對逝去生命的尊重,也寓意著“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種花壇葬式面積小,既節地,也符合我們國人入土為安的傳統理念。今后我們將加大公益投資力度,勇擔社會公益責任,探索更多的綠色、環保、節地的生態葬式。”鄖陽六寶山人文紀念園總經理張鈺說。
據悉,截至目前,鄖陽六寶山人文紀念園共計有193位逝者靈骨選擇了節地安葬方式。該活動是鄖陽區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系列宣傳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推廣節地、惠民、文明、綠色的祭祀儀式和全新的安葬方式,引導群眾形成厚養薄葬、節儉治喪、生態安葬、文明祭掃新風尚,助力鄉村振興和鄉風文明建設。
“下一步,我們將大力推動公益性公墓建設、遺體火化、惠民殯葬、節地生態安葬相關保障政策落實落地,努力引導群眾形成厚養薄葬、節儉治喪,引導廣大群眾形成樹葬、草坪葬、花壇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新風尚。”鄖陽區民政局副局長趙守軍表示。